欢迎访问"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连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 专利预审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切实发挥专利预审职能优势,严控专利预审周期、改进预审流程,扎实有序开展专利预审业务,量质并举稳步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备案企业数、注册代理机构数量稳步增长,专利预审受理量快速提升,预审周期不断压缩,专利授权率保持较高水平,用实际行动保护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成果,助力企业技术革新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宣讲、培训和调研活动,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实务能力一年来,保护中心主动深入县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专题宣讲培训活动,为更好的服务创新主体,分别组织召开了新能源电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驻新高校3场专利工作座谈会,申请主体和注册代理机构的业务线上培训会,并到卫辉市、获嘉县、河南电池研究院进行了知识产权专题授课,各项活动参与企事业单位400余家,参与人员700余人次。通过系列宣传培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预审业务知晓度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在保护中心预审管理系统备案的企事业单位近300家,注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利代理机构近130家,为专利预审业务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扩展预审服务领域,强化业务能力建设,专利预审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在预审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起重设备和电池产业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技术领域覆盖面广,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应用的技术明显属于起重设备和电池领域或者与上述产业密切相关,而目前保护中心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的技术领域中没有合适的技术分类号,造成了部分备案企业申请的专利无法正常受理。为进一步发挥专利预审职能优势,服务新乡创新主体专利申请,2021年6月,保护中心积极通过省知识产权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了关于拓展专利技术服务领域的请示并成功获批,保护中心可受理的国际专利分类(IPC)分类号从原来的40个扩展到了75个。专利预审服务领域得到了显著扩展,使得更多的创新主体能够享受到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带来的便利。

同时,由于专利预审工作专业性很强,为提升专利预审员的业务能力,保护中心积极组织预审员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预审业务培训,在考核合格上岗后,还不定期邀请审协河南中心资深专利审查员到中心开展带教活动10余次,及时解决了预审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经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文本质量高,新颖性、创造性问题得到了有效克服,授权周期大幅缩短,授权率显著提升。

2021年度,保护中心累计受理专利预审案件1700件,其中发明专利414件,实用新型专利1252件,外观设计专利34件。预审合格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通道1244件,其中发明专利227件,实用新型专利994件,外观设计专利23件。年度授权专利1134件,约占全市专利授权总数的8%,其中发明专利177件,约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0%,授权周期由全国平均20个月缩短至3个月以内,授权率达91.7%;实用新型专利934件,授权周期由全国平均6个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授权率达98.96%;外观设计专利23件,授权周期由全国平均4.5个月压缩到了10天以内,授权率达100%。

三是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膜材料领域的领军型企业,2020年10月,该公司在新产品上市前向保护中心提交了12项发明专利预审申请。了解到该公司保护新产品的迫切需求后,保护中心抽调预审骨干力量组成专项小组,对申请文件中存在的形式缺陷和新颖性、创造性问题进行了集中审查,通过在专利数据库中对大量相关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对比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并将检索到的对比文件提供给企业进行借鉴参考,企业修改完善后有效克服了原有的缺陷和问题,最终12项发明专利通过保护中心预审后进入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全部获得授权,为企业新产品推广上市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2021年10月16日,由该公司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10个产业创新重大平台项目。

                      

                         (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供稿)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