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占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作为整治重点,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有力守护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
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研判调度。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实施市局“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牵头推进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治。二是坚持集中研判。围绕问题排查不深入、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执行不严、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调度会议8次,研究出台整改措施10项。三是通报压实责任。先后印发督促提示函及整改通报23份,督促各县(市、区)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深化整治措施。
二、强化问题排查,狠抓隐患整改。一是专项检查与抽查督导结合。坚持问题“零发现”必须“双签字”制度(检查人员和单位“一把手”),问题线索发现率和处置整改率均居全省第一。共集中检查中小学学校食堂1969家次,发现问题3320个、整改3320个,立案29(已结案25)起,罚款53.0201万元。组织15个县(市、区)局开展整治交叉互查、学校评价互查48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533个。二是监管与抽检结合。实施监管到哪里、抽检就到哪里。抽检学校食堂食品3394批次,不合格食品信息均及时通报教育部门。对19所市属中小学校开展行政约谈,引导学校餐厅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三是隐患评估和整治成效评价结合。开展风险评估抽检230批次,发现问题后随即进行跟踪抽检,“双评”工作法效果显著。四是问题整改和硬件提升结合。联合教育部门督促指导623家中小学充分利用暑假窗口期投入2709.3万元对硬件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夯实食品安全保障基础。
三、强化机制建设,落实各方责任。一是出台8项管理制度。结合本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先后印发《新乡市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管理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动态管理记录规范》《关于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助力学校食堂规范管理,防控风险隐患。二是发挥4种监督手段。社会监督手段,开展“校园餐”举报奖励,公布县(市、区)校园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广泛收集违规违法线索;行政监督手段,出台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印发整改通知书6份;法律监督手段,与市检察院建立《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纪律监督手段,与市纪委监委建立《新乡市强化部门协同联动 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试行)》,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三是强化多部门协作。与新乡海关签署《食品安全联系配合工作机制》,深化部门协同执法;组织教育、卫健等部门开展中小学食品安全市级抽查,向县(市、区)政府通报问题101个。
四、强化宣传培训、营造共治氛围。一是树立标杆模范。树立中小学食堂试点先行单位20家,组织中小学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班20场,印发培训材料2262份,培训学校包保干部995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3251名。二是强化宣传报道。累计通过网络平台、视频号、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各类渠道发布宣传报道55篇次,开展重点宣传活动34场次。三是开展直播活动。组织“食安执法第一线”进中小学9场次,关注人数30余万次,现场抽检食品46批次,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四是加强行业引导。指导市餐饮行业协会向全市会员学校发布《关于确保食品安全与提升菜品质量,共同吸引学生回归餐厅的倡议》。五是举办技能竞赛。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举办全市食品经营安全监管技能竞赛,通过“全员练兵+理论考试+现场实践”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文书制作和法规运用能力。
五、强化协同发力,巩固整治成效。一是促包保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以上率下,对中小学等A级学校食堂进行督导,推动县、乡、村级干部积极落实包保责任,构筑齐抓共管格局。二是抓住“关键少数”。学校食堂实现食品安全员100%全配备,300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和2家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总监100%全配备,提升学校风险管控能力。三是抓执纪联动配合。配合市纪委监委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回头看”暗访,运用“纪检+专家”“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共督导检查中小学153所,发现并整改问题441个,落实纪委意见建议39条。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心!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