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使特种设备宕机。机电类特种设备的机房、井道、控制柜通风降温不到位,易导致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故障率增高,易引发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故障、停机、困人等问题。承压类特种设备易产生超温超压现象,气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在烈日暴晒下还容易引起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严重者还会引发超压变形、泄露等情况发生。
暴雨可能引发特种设备次生灾害。特种设备进水、泡水后,开关、照明、电气安全装置短路或引起漏电,影响电梯、游乐设施、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暴雨如引发山洪、泥石流、地面塌陷、基础沉降、滑坡等,易导致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本体及连接部位受损,发生易燃、有毒、有害介质泄漏事故。
一、锅炉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尤其在用燃气锅炉,若熄火保护等保护功能失灵,易造成燃气外泄,发生危险。
2、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可能被水冲走或浮起。
3、电机、控制系统因雨淋水淹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房应有可靠的排水设施,如遇洪涝灾害,有可靠的切断燃料供给的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
2、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应固定。
3、对有可能产生水淹的锅炉事先停止运行。
4、注意检查防洪排涝设施是否正常,屋面是否渗漏。
二、压力容器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盛装液化石油气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压力容器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2、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
3、气瓶在烈日下暴晒引起超压变形、泄漏或者爆炸。
4、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设备位移、变形、开裂等。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当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现象时,应果断采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
2、严格控制液化气体贮槽的液位。
3、气瓶的运输和储存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应存放在阴凉处,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
4、软土流沙地段应进行必要的基础加固。
三、压力管道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液化气体介质的管道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
2、压力管道因温度升高产生膨胀,可能导致支吊架异位、热应力增大等安全隐患。
3、地质滑坡、基础沉降引发埋地管上浮及支架冲毁、变形、移位,易引起管道失稳、开裂等。
(二)安全防范措施
1、监控压力管道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
2、严格按规范安装压力管道,确保压力管道的柔性,保证足够的膨胀量。
3、观察埋地管道地理环境,必要时采取压力管道固定及围堰防水冲措施。
四、电梯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有些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因建筑物防雨、防水设施不可靠,骤增的雨水可能灌至电梯机房、井道或底坑造成某些电气装置受潮或短路。
2、发生水灾会导致相关机械部件被水淋或浸泡发生锈蚀,雷电可能引起城市电力系统故障,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电梯突发故障停止运行。
3、部分电梯机房受到暴晒,高温会造成控制系统主板等电气元件故障或者部件的过热保护装置启动,使电梯停止运行。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做好防高温中暑、防触电保护。
2、完善防灾抗灾的硬件建设,对电梯设备周边区域进行地基加固,增设防洪、防雷电等设施。
3、完善电梯机房防雨降温设施,增设电梯底坑积水专用抽水泵,提前将电梯待机楼层调整至二楼以上。
4、及时开展电梯设备电气线路、安全装置及附件、紧急切断装置等关键部位的隐患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起重机械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高温导致设备液压系统故障。
2、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减少,降低润滑的效果,加速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磨损。
3、暴雨造成洪涝水灾情况下,室外起重机械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造成电气设备因进水引起损坏或者故障。
4、暴雨影响视线,易发生作业人员伤亡事故。
5、暴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冲击起重机和轨道基础,致使起重机整机倾覆和轨道基础损坏。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注意对液压系统油液的冷却,防止曝晒;更换符合作业环境要求的润滑油和液压油。
2、经常性检查,发现主要零部件磨损及时更换。
3、露天起重机轨道基础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暴雨冲刷掏空基础使起重机坍塌。
4、在汛期、极端天气前主动检查锚定装置、夹轨器、铁鞋等抗风防滑装置的工作性能,确保功能正常。平时注意检查,使起重机轨道或电缆沟的排水畅通;使电气房(或电气控制柜)不渗漏水。
5、根据天气预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前做好室外起重机械的防风措施。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风力超过6级或暴雨天气,必须停止作业。
六、大型游乐设施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高温导致液压油粘度下降,密封不良,温升过高。
2、高温引起设备散热不良引起故障报警,电气元件过热失效。
3、电气系统、电气安全装置、电机密封等部件进水失效,电气短路。
(二)安全防范措施
1、检查冷却系统,定期检测油压。
2、加装散热系统或冷却系统,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3、低洼地带加设防水墙,增设排涝设施,对易浸水的设备做好绝缘工作,防止进水。
4、关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预警,及时加强应急巡查巡检,排查安全隐患,做好设备防水、防潮、防高温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安全运行。恶劣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和运营。检查设备基础,疏通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应停止使用室外电梯。
七、客运索道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汛期低洼处的机房、控制室、配电室等设备容易被水淹,造成设备损坏。
2、底坑和缆索支柱基础积水状况容易形成,造成基础沉降,甚至出现索道倾覆。
3、汛期易发生雷击,导致设备故障与损坏、电气短路。
4、狂风暴雨下,造成树杆倾斜和断枝、岩石松落、厢体摆动甚至脱落,影响索道运行路线安全。
5、高温影响设备散热,可靠性下降,故障停车。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建立暴风雨预警机制,做好相应应急处置预案,设置防风墙或导风障,对工作人员在汛期突发天气状况下的安全常识进行培训。
2、定期检查设备电子安全装置,关注天气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暴风雨、雷电天气下,及时停止客运索道运行,迅速切断电源,设置好防风装置。
3、可全程架设避雷线,做好接地防护,并定期开展防雷装置巡检。
4、在地质灾害预警期间和相应区域范围内暂停运行和维保作业。
5、提前处置危石、树木、排水设施,平时安排专人负责雨天及雨后及时清淤。
6、加强电气控制柜内降温,减轻负荷、避免长时间运行。
八、场(厂)内机动车辆
(一)高温暴雨风险点
1、液压系统故障。
2、发动机过热,车辆自燃。
3、高温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内部气压升高,车辆轮胎爆裂。
4、高温使润滑油的粘度降低,导致润滑变差,加速车辆零部件的磨损。
5、暴雨时地面积水过深,造成车辆进水熄火。
6、制动系统受潮打滑,造成制动距离加大。
(二)安全防范措施
1、司机室配备灭火器,及时对失效的灭火器进行更新,做好相关防自燃检查。
2、经常性对轮胎的状况进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破损轮胎,减少车胎压力,减速行驶,有条件的单位及时更换轮胎。
3、清洗水道,清除冷却系统的水垢,疏通散热器的散热片。经常检查风扇传动带的松紧度,调整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并疏通蓄电池盖上的通气孔,视情况加注蒸馏水。
4、将车辆停靠到地势较高的防雨棚内,尽量不涉水使用,如需涉水作业时,应该掌握水的深度、流速、流向和水底情况,制定涉水路线。